中國企業疫情下擴大歐州版圖 西方優勢僅餘下這2方面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21/02/23 11:54

最後更新: 2021/02/23 13:08

分享:

分享:

近年不少中國品牌進軍歐洲市場,並取得成功

中國率先走出疫情陰霾,助企業和商品在海外取得更多優勢。德國媒體指出,中國企業在疫情中擴大在歐洲的市場份額,不再僅是代工,自營品牌如平價服飾SHEIN、手機牌子小米等,目前只餘下食品、精品市場還沒被「攻陷」。相對於中國商品,西方的優勢僅有生產過程中的環保與可持續性。

中企加快在歐洲併購,疫情是機遇

《明鏡》周刊指出,SHEIN於2008年成立後持續在歐洲、美國、澳洲、中東擴展,2015年銷售額約1.5億美元,至去年已超過80億美元;2019年8月才在德國推出Mi手機的小米,僅1年多就成為全德第3大智能手機銷售商。除了電子、紡織,中國資本也持續收購歐企,包括奧地利的Wolford、德國時裝零售商Tom Tailor。去年11月,以香港、德國為生產基地的服飾品牌ESPRIT,大部分股份也被中國出生的女富商羅琪茵(Karen Lo)收購。

中國企業優勢的擴大,外在機遇就是新冠疫情。當歐洲各國還處於在封鎖與解封之間搖擺,中國幾乎已完全復工,每周6天高速工作,使得歐洲企業更專注於自身核心業務並裁減部門同時,中企還能繼續擴張並收購歐企出售的部門,例如荷蘭企業飛利浦(PHILIPS)正在出售電子部門,而競標者包括海爾等中企。消費市場由於疫情變得更加數位化,因此中企不需要海外分公司也能經營在地業務,而且中國原本就對電子商務模式更熟悉。

歐洲疫情持續,中國企業卻已全面復工

歐企環保做得好,但無助商品競爭

中企的缺點之一就是交貨速度,例如SHEIN從消費者下訂至到貨時間,可能就比亞馬遜(Amazon)慢7到12天,甚至更久。但是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已經展現克服此缺點可能性。顧問公司消費品專家Martin Schulte指,阿里具有39架規模的貨運機隊不斷於中國、歐洲間往返,且正在比利時列日建立自身的歐洲物流中心,預計該中心大小會達到50座足球場程度。因此西方優勢只剩生產過程中的環保與可持續性,也是他們最大的優勢,中國在這方面仍追不上。

但撰文記者法Carolin Wahnbaeck認為,生產過程是否有顧及環境的可持續性,是否會是能影響廣大消費者的決定性購買標準,仍存在疑問,「這種劣勢可能無法阻止中國在幾乎所有消費品行業中的進步。在所有消費品項裡,中國人還沒扮演主要角色的只有食品和精品。至少到目前為止。」

烏克蘭總統玩轉中美 剛制裁中企即說中國不是威脅

中國去年外貿逆勢創新高 今年有望維持高景氣度

TikTok版權條款等問題在歐洲15國遭投訴 承諾協商解決

責任編輯:陳建錫

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,Bookmark hket.com中國頻道

讚好《香港經濟日報 hket.com》粉絲專頁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